肥胖导致的几类炎症性疾病

过度的能量摄入会造成游离脂肪酸(FFA)产生过多,超过组织氧化的能力而在肝脏、胰腺、肌肉等处造成异常脂肪蓄积,称为异位脂肪,这会增加相应部位代谢负担,导致慢性组织炎症。

肠道炎症

肠道通透性增加

肥胖会影响肠道适应性免疫和先天免疫,使IFN-γ、IL-1β水平升高,导致肠道免疫屏障通透性增加。由此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和炎性体引起炎症和葡萄糖代谢受损。

同时,肠道上皮细胞产生CCL2诱导单核细胞募集,由于肠道通透性增加,血液中循环单核细胞进入肠道后分化为Ly6C-CCR2-CD64+巨噬细胞,通过分泌大量TFN-α、IL-1β、IL-6加重肠道炎症。

在一项研究中,高脂肪饮食(HFD)会改变肠道免疫细胞群,使Th1、CD8+T细胞数量增加,Treg、Th17细胞数量减少,使免疫平衡向促炎方向倾斜。

肝脏炎症

肝脏中累积过多的异位脂肪会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和炎症,也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脂肪中的促炎巨噬细胞能够产生TNF促进NAFLD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进展,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造成肝功能严重受损。

巨噬细胞

肝脏中包含两大类巨噬细胞,分别是常驻的Kupfer细胞(KCs)和募集而来的肝巨噬细胞(RHMs),RHMs主要由骨髓来源的循环单核细胞产生,是肥胖介导肝脏炎症的主要成分。

脂肪细胞通过释放CCL2促进RHMs募集,同时RHMs也分泌多种趋化因子促进更多的单核细胞进入肝脏,并分化为M1型促炎巨噬细胞,介导炎症发生。

RHMs而且还能够分化为疤痕相关巨噬细胞亚群(SAM),产生TGF-β和CTGF刺激星状细胞发生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细胞凋亡。此外,肝细胞脂肪性变同样通过外泌体货物刺激星状细胞发生纤维化。

中性粒细胞

除巨噬细胞外,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可以促进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降解,增加肝细胞胰岛素抵抗(IR),进而导致T2D发生。

肠道相关

并且如上,肠道通透性增加导致循环血细菌代谢物水平升高,在NASH患者KCs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无法清除进入肝脏的细菌抗原,最终导致NASH加重并诱发更严重的炎症反应。

骨骼肌炎症

肥胖导致肌间脂肪组织(IMAT)和肌周围脂肪组织(PMAT)中巨噬细胞、Th1、CD4+/CD8+T细胞数量增加,产生大量的TNF-α、IL-6、IL-1β、CCL2诱导炎症反应,并诱发IR。

骨骼肌(SM)作为胰岛素的主要靶器官,负责大部分的葡萄糖代谢,SM发生IR是导致T2D的重要原因。

胰岛炎

除遗传因素外,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IR)的最常见原因,肝脏、肌肉中的异位脂肪积累引起IR,进而导致T2D。

Nature. 2019 Dec;576(7785):51-60.

炎症平衡打破

T2D情况下,葡萄糖、游离脂肪酸、淀粉样多肽刺激胰岛巨噬细胞中NLRP3炎症体释放IL-1β。β细胞本应通过释放IL-1Ra拮抗IL-1β维持炎症平衡,但过度激活的IL-1系统导致其质量下降,最终发展至衰竭。

同时,在炎症信号刺激下,β细胞通过外泌体释放miR-21-5p诱导周围β细胞发生凋亡,导致数量大幅下降。

β细胞淀粉样多肽沉积

β细胞产生的淀粉样多肽是触发NLRP3释放IL-1β的强力诱导剂,同时会聚集并形成淀粉样沉积物。而这类多肽同时会诱导β细胞释放趋化因子将额外的免疫细胞募集到胰岛处,扩大炎症反应。

T2D胰岛表现出免疫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释放增加,β细胞参与的分泌又反过来损害其质量和功能。IL-1β是介导这些病理现象的主要因子。

在T2D背景下,胰岛功能增强、免疫细胞数量改变,打破了原有的免疫平衡,自我放大的促炎环境和淀粉样多肽积累诱导β细胞质量和功能发生恶化。

小结

肥胖相关炎症其实都可以看做T2D并发症,除上述外还包括各类器官相关炎症,治疗靶点比较集中,主要是针对TNF-α、IL-1β、IL-6。不过通过合理饮食、坚持日常运动控制能量平衡才是从根源上杜绝这类疾病发生的关键。

Immunity. 2022 Jan 11;55(1):31-55.

参考资料

  1. Ferrara D et al. Impact of different ectopic fat depots on cardiovascular and metabolic diseases. J Cell Physiol. 2019 Dec;234(12):21630-21641.
  2. Rohm TV et al. Inflammation in obesity, diabetes, and related disorders. Immunity. 2022 Jan 11;55(1):31-55.

Roden M et al. The integrative biology of type 2 diabetes. Nature. 2019 Dec;576(7785):51-60.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