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肿瘤患者常见的腹泻问题?

腹泻是肿瘤患者常出现的症状之一,轻则影响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重则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肿瘤患者出现腹泻的原因有多种,不同原因导致的腹泻,其诊疗和护理方法也不同。

内容要点:
1. 放化疗后腹泻
2. 乳糖不耐受所致的腹泻
3. 感染性腹泻



本文字数:1124字 阅读时间:3分钟


NO.1 放化疗后腹泻

化疗后出现腹泻是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患者除腹泻外,还伴有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等。患者化疗后出现腹泻,需根据患者情况,做相应处理,常见分析如下:

1、注意及时补液,纠正脱水情况;

2、完善电解质检查,明确是否有电解质紊乱情况,若出现电解质紊乱,这时要补充电解质,纠正电解质紊乱;

3、应用调节肠道菌群药物。



NO.2 乳糖不耐受所致的腹泻

减少乳糖摄入的话通常能够缓解,药物如益生菌制剂、乳糖酶的补充也能帮助缓解。如果是急性腹泻期,要注意维护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以免出现脱水的情况,必要时可输注白蛋白等。


NO.3 感染性腹泻

若是服用抗生素后再次引起腹泻,则需要根据腹泻程度调整抗生素的用量,严重者应立即停用,部分患者在停用抗生素后3天内能得到缓解。

若患者腹泻情况严重且伴有呕吐时:

1、应禁食,使肠道完全休息。

2、必要时由静脉输注补液,以防失水过多。

3、待呕吐停止后可开始进食清流质食物,如蛋白质水、浓米汤等,少量多餐,每日6~7餐。



长期腹泻的后果,首先考虑有可能会导致肠道的菌群失调,肠道原本的微生态被破坏,有可能会诱发其他疾病。其次,考虑长期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再者,考虑长期腹泻可以导致营养不良,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好,食物所带来的营养成分很大一部分会被排泄掉,可能会出现贫血的情况,患者可能面色发黄或发白,体重可以减轻,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消瘦的情况。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几种关键机制影响癌症药物的效率:新陈代谢,免疫调节,易位,酶促降解和生态变异等。因此,肠道菌群已成为提高癌症治疗的功效并降低其毒性和不良反应的新靶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疗法会干扰宿主的免疫反应,并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进而影响疗法的效率。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通过调节药物疗效,消除抗癌作用并介导毒性作用在癌症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嗜酸乳杆菌释放乳酸,乙酸和一些对有害菌起作用的抗菌素,但是抑菌作用比较弱。大部分益生菌都可以促进肠道消化。但是想要对肿瘤或者癌症患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脆弱拟杆菌BF839是脆弱拟杆菌目下对人体最有益的一个菌种,图腾益生液中每毫升含脆弱拟杆菌BF839生物活菌≥1*10^8。具有抑制肿瘤、增强免疫、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增加肿瘤组织对放化疗敏感性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如胃、结肠、前列腺、肝、肺、食道、乳腺及肉瘤等的治疗,特别适应于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是战胜肿瘤最有效、最安全的微生态制剂。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