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人类最早的疫苗是什么?

答案是:天花疫苗

本文1937字

阅读需要6分钟

很多病毒都无可避免地为人类、动物、植物带来疾病。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多次由病毒引起的大瘟疫,造成了大量的生命伤亡。

病毒虽然强悍,不过,人类也曾经打过胜仗,战胜了病毒界的“魔王”——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图源于:Science Photo Library)

提起天花,很多人只有历史课或者影视作品的印象,比如电视剧《康熙王朝》就演绎了康熙帝在幼时感染天花的情节。天花病毒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天花病毒繁殖速度很快,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惊人。

由于患者的飞沫、体液均带有病毒,近距离接触患者或直接碰触患者的分泌物均可致感染。天花病毒在20世纪夺走了全球约3亿人的性命,是臭名昭著的“杀手”。更加遗憾的是,幸存者终生都会在皮肤上留下疤痕。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被根除,天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被人类消灭的传染病。在与天花病毒作斗争的几千年来,医生尝试了很多的方法,而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消灭天花病毒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天花疫苗。

人类最早的疫苗发现史16-18世纪,几乎在全世界有人类居住的地方都有天花病例,全球超过60%的人口遭受天花的威胁。

最早有纪录的天花是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为是感染天花留下的斑痕迹象。

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土著居民迎来了灾难。随着更多病毒的引入,土著居民从2000万减少到100多万。

天花疫苗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是由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开发的。但在此之前,人们就认识到免疫的重要性。

在中国唐朝,名医孙思邈用取自天花患者口疮中的脓液敷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到明代以后,人痘接种法盛行起来,医生会将干燥的天花脓痂吹入健康患者的鼻子,然后这些患者感染了轻微的疾病,他们康复后会终生对天花免疫。

后来,这种方法在18世纪初期传播到了欧洲。英国政府曾对6名死囚提出赦免,条件是他们同意接受人痘接种。

这些进行了人痘接种的囚犯中,有些人在后来感染了天花,却并没有生病。这个实验使政府部门和更多的医生相信人痘接种是有效的。

人痘接种并非没有风险,被接种人可能会因为感染天花病毒而死亡。

人痘接种(图源于:kknews.cc)

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一种更安全的方法来保护人们免受天花的侵害。他听一名挤奶女工说因为她们在挤奶时已经接触到了感染牛的牛痘,所以不会得天花。经过近十几年的研究,詹纳医生认为挤奶女工感染的牛痘病毒与感染人的天花病毒相似,但是感染了牛痘病毒并不会致死。

于是1796年5月14日,詹纳做了一个公开的实验。他从挤奶女工手上的水疱中取出了牛痘脓液,在他家园丁8岁的儿子手臂上割了一个口子,把牛痘脓液通过伤口传染给了他。小男孩出现了持续几天的轻微发烧,两周后痊愈。当詹纳再用天花脓疱去感染他时,并没有感染天花。

詹纳医生给8岁男童接种牛痘(图源于网络)

这个方法受到了大力推广,在英国传到了美洲以及世界各地。虽然中国一直以来有人痘接种的方法,但致死率更低的疫苗接种方法经过澳门传入内地时,人们也开始选择了这种有效的方式。          

   天花疫苗的推广者叶卡捷琳娜大帝统治了俄罗斯34年(1762年-1796年),在当时公众对接种疫苗的想法有很多抵制,她却是接种疫苗的倡导者。

1768年,叶卡捷琳娜大帝成为俄罗斯第一个接种天花疫苗的人,不久后,她的儿子也接种了疫苗。

近日,据《莫斯科时报》报道,叶卡捷琳娜大帝于1787年4月20日写的一封信将被拍卖。在这封信中,她强调了天花疫苗对马洛罗西亚(现在的乌克兰)伯爵的重要性。叶卡捷琳娜大帝在信中写道:“在所有事项中,最重要的一项应该是引进预防天花的疫苗,正如我们所知,天花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尤其是对普通人而言。这种预防接种应该是到处都有的。”

在信中,她还强调每个城镇在废弃的修道院中,应该为那些无法在家接种疫苗的人建造临时住所。从这封信可以看出300多年前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对于公共卫生领域有清晰的认知。

凯瑟琳大帝及其手写信(图源于:livescience.com)

在中国也有一位科学家,对于国内消灭天花病毒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汤飞凡,也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中国第一人,被称为“衣原体之父”。

汤飞凡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支狂犬病疫苗、白喉疫苗和青霉素。1942年,在汤飞凡主导下研制出中国第一支牛痘疫苗,效果远超当时印度的疫苗。他拯救了无数中国人,为中国的病毒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花病毒能够在地球上消失,疫苗的作用显而易见且至关重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病毒被发现被了解,这个成功的案例会给与人们极大的信心。但是,世界之大,天花虽然被消灭,仍有千万种病毒在伺机而动,只有保持警惕,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不断深入对病毒的研究,才能够应对一个又一个的危机。本文

作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牟庆璇 博士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2022-02-08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