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胰腺癌治疗新进展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器官,担任着消化和代谢的重要职责。据世卫组织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的第8位和第6位。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死亡率接近发病率的癌王,85%的患者被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可谓极其可怕!

本文字数:1270字

阅读时间:3分钟

内容要点:

  1. 靶点新发现
  2. 放疗新方式
  3. 免疫新抑制
  4. 菌群在胰腺癌发展及其治疗中的作用

但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成熟,手术并发症的逐渐减少、新药的不断问世,精准放疗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胰腺癌也不再那么可怕,仍旧可以找到新的治疗方案,延长生存期。

NO.1靶点新发现

中外科研团队联合发表研究成果,人体内的AGR2蛋白会抑制抑癌基因P53的活性,加剧胰腺瘤的病变;敲除AGR2蛋白后,实验室患病小鼠的肿瘤病变程度明显减少。研究者希望,通过靶向AGR2蛋白,发挥抑癌基因P53的正常作用,阻止肿瘤的进一步病变恶化,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质量。

NO.2放疗新方式

放疗靶区范围的确定是精准放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多模态影像联合有利于胰腺癌靶区的勾画。大分割放疗模式最近在胰腺癌放疗领域异军突起,被认为可能优于SBRT模式,剂量学研究显示15次模式的基础上增加靶区内部剂量,较5次模式更容易达到BED10=100 Gy。与3~5次的SBRT相比,10~15次的大分割放疗未来可能是胰腺癌放疗的主要方式。

NO.3免疫新抑制

哈佛医学院华人科学家卢坤平教授和周小珍教授团队发现在多种胰腺癌模型小鼠中,使用临床上已开发的Pin1抑制剂,与免疫疗法PD-1抑制剂、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协同作用,可以完全消除或持续缓解小鼠体内的肿瘤。

本研究发现 Pin1 在胰腺癌细胞,和肿瘤间质的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中都过表达,并与患者更差的生存率相关。靶向 Pin1 可通过作用于 HIP1R 提高 ENT1 和 PD-L1 在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进而增强化疗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NO.4菌群在胰腺癌发展及其治疗中的作用

1.胰腺炎或肥胖的炎症病理与肠道通透性改变及肠道菌群失调相关,导致肠道细菌易位;

2.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及牙周炎等也可能导致口腔或十二指肠中的细菌向胰管的易位;

3.在胰腺中,细菌激活TLR2及TLR5并触发下游的免疫抑制,与遗传风险共同作用导致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发展;

4.近期的临床前研究发现,抗生素或IL-17A单抗可抑制动物模型中的PDAC;

5.PDAC患者的肠道及口腔菌群组成发生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影响胰腺癌免疫治疗的疗效。

发表在Cell Reports的一项研究中,再次证明使用益生菌调控免疫系统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抗肿瘤策略,研究表明益生菌对肠道宿主免疫有有效的调节作用。

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两种主要方法--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和益生菌给药(主要为口服),虽然FMT在支持微生物定植方面做得更好,但是它的高成本、复杂的程序和病原体感染的风险是关键的障碍。与之相比,益生菌给药(主要为口服)因其更安全、更便宜、更可控,在临床中应用更广。相较于其它益生菌,脆弱拟杆菌BF839作为功能性菌株的优势在于:

1.脆弱拟杆菌BF839活性极强,到达肠道后活性仍可高达99.96%;

2.耐胃酸程度高,脆弱拟杆菌BF839可以在PH值为4.7-7.3的环境中生存,比普通益生菌的生存范围更广。

脆弱拟杆菌BF839帮助弥补人体本身DNA的不足。可以释放消炎物质,使免疫系统保持平衡。因其是自体菌,所以对人体不存在毒副作用和兼容性问题。

-- THE END --